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根据社会急需、校企共建、特色创新的原则,完善德语专业建设与改革,以专业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德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举措
(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本年度对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修订原则:以人为本——多元出口,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保证结构、框架相对统一。语言文字要规范,从课程描述的逻辑性、修辞及语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修订。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规范性,如:有学分的课程要有明确的考核,模块要清晰等。
德语专业将从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体系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诊断及改进,促进应用德语专业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高德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提高德语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专业研讨会在专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专业内的教师往往各自为政,教师之间的交集很少。本学年将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了解授课情况及班级学生情况,既可以进行经验分享,也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防微杜渐。
通过专业研讨会,可以进一步共享专业相关资源,强化德语专业基础教学,加强商务类课程建设,落实课程责任,将专业课程做实、做细,确保德语专业教育教学高质量。
(三)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应用德语专业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创新实训、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对照企业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实现对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把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分解,将岗位任务融入课程教学,将企业需求与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有效结合,以更准确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特别是随着跨境电商、出入境等行业对德语人才需求的增加,德语专业也将在这两个方向和企业积极联系,开拓校企合作企业,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展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实践教学在应用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要,教师作为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指导者、引领者,应不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充实,德语专业新教师目前还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对生产和服务一线了解较少,教学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因此,本年度将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企业实践活动,建立跟踪和评价机制,保证教师高质量完成企业实践,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抓好教材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环节和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的设计最终必将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上。德语专业也将根据实际情况,与企业合作有计划、有重点组织力量编写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努力形成具有德语专业特色的优化配套高职教育教材体系。
(六) 申报并参加1+X证书考证
德语专业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院校的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的工作。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加强职业证书的申报和考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1+X证书考证,同时要求教师带头考证,做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