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及其对古诗英译教学的启示
石 磊
摘要: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自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系统地提出以来,因其庞大的理论框架和极强的解释力,被广泛应用于其它研究领域。随后,Gutt于1991年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首次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打破了翻译界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支撑的尴尬局面。本文将基于中国古诗的特点,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古诗英译这一教学领域尝试性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翻译观、古诗英译
一、引论
Sperber 和Wilson于1986年系统提出了关联理论。[2]它是在对Paul Grice“会话原则”批判、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因综合了当代认知科学、语言哲学和人类行为科学等研究成果,很快被运用于其他诸多研究领域。本文从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阐释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相结合,尝试性且富有创见性地讨论了它在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并非一简单的、永恒的、静态的编码-解码过程,而是一明示-推理的动态过程。推理对言语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自Grice 提出会话含意学说以来, 引发了有关语用推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而“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7](p277)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 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 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 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 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 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3](p94)
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关联原则是: “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2](p158) 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因此, 人们对话语和语境的假设、思辨、推理越成功, 话语内在的关联就越清楚, 就可以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较好的语境效果, 从而正确地理解话语, 获得交际的成功。。因此,
Sperber 和Wilson提出了与交际和话语理解目的有关的一些基本结论。[2](P167-193)
(a) 交际改变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的认知意义可能不大, 但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b) 交际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思想”, 而是为了“扩大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 。
(c) 互知(mutual knowledge) 是理解的结果, 而非理解的先决条件。
(d) 关联的交际原则一般不允许单个的明示刺激(ostensive
stimulus) 导致多种理解。
(e) 关联的交际原则是理解话语的主旨。
交际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言者的意图(intended
message)与听者的期待(expectation)是否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听者是否能够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适当地选取与言者意欲传达的意图相一致的信息。意图可分为两类:信息意图(information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 (communicative
intention)。言者在说话时不仅要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要有传递这种信息的意图。其中总的原则是关联原则。 “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强弱程度取决于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和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努力越大,关联性越弱;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4](P7) 人们总是基于经济原则,企望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此时,所提供的话语便具有最大关联性。当然,由于认知语境等方面不能做到别无二致,因此最大关联性是一种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在语言交际中,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话语提供的信息即具有最佳关联性。
三、关联理论翻译观
关联理论是一种涉及语码与认知推理的交际理论,而翻译也是一种涉及语码与认知推理的交际行为。二者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因此,在关联理论提出后不久,Wilson的学生Gutt将关联理论系统地与翻译结合起来,形成了关联翻译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翻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 推理活动,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方式,推理的依据是关联性;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与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语境效果好,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就弱;人类交际的关键就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企望,即听者期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努力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必须运用推理,首先从原文字句中或所谓交际线索体会出原文言者的意图,然后又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使得译文既能产生原文言者企图让译文听众做出的解释,又不让听众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1]“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等等”。[4](P7)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涉及三元关系(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在第一轮交际活动中,原作者是交际者(或言者),译者是受体(或听者);在第二轮交际活动中,译者变为交际者,译文读者为受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二级交际者(secondary communicator)地位。由于三者之间认知语境及处理能力有所不同,两轮交际活动中的相关度便不可避免地会稍打折扣。但关联翻译理论认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保证交际成功,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所以译者的主要职责在于努力做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同时,还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一步推理,寻找出最佳关联性,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完成交际。
当前,关联翻译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有些理论还不够成熟,但基本思路是明了的,对于翻译的解释力也是很强的。它从认知的角度刷新了人们长久以来对翻译的认识。自1994年林克难将其引入国内翻译界以来,引起了极大反响。,赵彦春、唐拥军、孟建钢、张春柏、李寅、罗选民、王建国、袁红艳等众多译界学者纷纷运用该理论,对翻译模式、现象、异化与归化、可译性、译文的忠实性、译文的创造性叛逆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关联翻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研究”,从根本上抓住了翻译的本质,为国内的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并极富潜力的领域。
四、关联翻译理论对古诗英译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诗歌是我国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汉语古代诗歌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蕴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对爱人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等等。
汉语古诗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把高质量的古代诗歌译文奉献给全世界人民,让他们分享中华民族文明的阳光与雨露。因古诗对其节奏、韵律、语言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古诗的翻译,翻译界更是各抒己见,理论纷呈。虽然其中不泛精辟之作和独到的见解,但是就整体而言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支撑。关联理论的出现就打破了这一领域的尴尬局面,以其强大的解释力解决了这一翻译难题。笔者结合关联翻译理论,以具体的诗歌为例,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推动古诗英译的理论研究。
首先以班婕妤《怨歌行》为例,全诗为: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Fresh from the
weaver’s loom, oh silk so white.
You are as clear as frost, as snow as
bright.
Fashioned into a fan, token of love,
You are as round as brilliant moon above.
In my lord’s sleeve when in or out he goes,
You wave and shake, and a gentle breeze
blows.
I am afraid when comes the autumn day,
And chilling wind drives summer heat away,
You’ll
be discarded to a lonely place,
And with my lord you’ll fall into disgrace.
--------Tr. Xu
Yuanchong
此诗为咏物言情之作。诗人失宠后,以此抒发其深居幽宫、孤独苦闷的心情。诗人本来甚得君主宠幸,后遭赵飞燕因妒忌所谗,故而失宠。通篇诗人将团扇与自己作比,喻自己遭君王玩弄终遭遗弃的悲惨命运。“合欢”在中国是一种传统且典型的图案,象征男女和合欢乐之情,因其团团圆圆如同一轮皎洁的满月,喻指诗人渴望男女间真正的爱情,并能长相厮守,永远不离不弃。合欢扇,即印有合欢图案的团扇,成为爱情的象征。此处则指诗人受宠之时与君主亲密无间,同时又指自己如同团扇仅供其享受之用。如果此诗歌翻译对于译文读者来说仅仅是咏物,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定会丧失大半。为了传递“团扇”这个文化意象并尽量让译文读者以最少的处理努力将团扇和渴望的爱情联系起来,在翻译时,可点出其中蕴含的深意与主题,将“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译成Fashioned into a fan, token of love, you are as round as brilliant
moon above(裁成团扇—爱情的象征,团圆团圆宛如天上明月)。这样,译文读者会很容易将咏物与述怀联想起来,有恍然大悟之感:团扇和爱情之间竟有着如此微妙的联系。这样的翻译容易取得较大的语境效果,完成交际的目的。倘若原文作者仅仅是想要实现他的交际目的而不是传递某种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我们则可以采取意译将此独特文化意象的隐含意义明晰化的翻译方法。
又如朱庆馀的《宫词》:
寂寞花时闭院门,美人相立并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Outside flowers are in bloom,
The courtyard is silent and the door to
be
Closed sadness in their eyes, some
grudge,
They want to tell from their hearts, see
The parrots are in front of them,
How dare they say so free?
-------Tr. Wu Juntao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宫怨诗。要想成功得翻译出这首诗歌,译者首先需要根据自己大额认知语境对文本进行精辟的分析和推敲,形成最具关联性的语境假设。诗人以别出心裁的构思,情节曲折且巧妙地托出宫女深深的怨情。“花时”本指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春意盎然之景,而在此处,诗人用此乐景反衬哀情,达到王夫之提到的“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诗人一改宫怨诗中仅一宫女孤凄诉怨的传统,将两位美人并立于轩前。这也巧妙地指出,哀怨的宫女并非少数。接下来,诗人点出了令我们大为惊讶的原因:竟是鹦鹉在前,“不敢言”。众所周知,鹦鹉虽会学舌,终究还不能饶舌。再者,因为鹦鹉在前不敢言,想必这两位美人的欲说之事应不是什么开心的事吧!诗人的那种被压抑急于说出口的怨情、同情此刻被激化,如何才能将这种悲情表现出来并让读者也同样强烈地体会到她们的怨情,给予她们以同情呢?通过推理译者得知了并确定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确定将句式变换,将“宫中事”显化并具体化,译成some grude(怨恨之情),同时将“不敢言”译成反问疑问句how dare
they say so free(她们岂敢说话如此自由随便)?这样一来,读者就会主动地去联想、去体会:为什么不敢言呢?他们的“不敢”正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从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结语
关联理论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 它的使命虽然不是解释翻译, 但却能有效地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现象,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古诗英译是一种对原语进行阐释动态的明示- 推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方式。笔者仅以两例以点带面地阐释了关联理论对古诗英译的重大指导作用。它作为一种认知理论,确实给我们解释交际带来了新视角。但是,同其它理论一样,关联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完备性,它不可能解释语言的所有翻译现象,但其仍不失为迄今为止最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译者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实现最佳交际效果,因而对古诗英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2] Sperber·D&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Blackwell, 1986
[3]
何自然. 冉永平 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基础[J]. 现代汉语,1998(3)
[4]
林克难. 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 中国翻译, 1994,(1)
[5] 吴均陶. 唐诗三百首[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6] 许渊冲. 宋词三百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 1999,(3)
Releva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bstract: Relevance Theory (RT)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as a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y in 1980s. Dan Sperber and Deirdre Wilson in their book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in
1986 systematically proposed this theory. For its great frame and explanatory
power, it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other fields of study. Afterwards, Gutt
firstly applied it to translation study in his boo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in 1991,
falsifying some other theories guiding translation study which lacks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y (CCP),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RT to the
translation of CCP and raises some original views on it.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of CCP